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宋代词人苏轼在公元1076年(宋神宗熙宁九年)中秋在密州(今山东诸城)时所作的一首词。该诗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,运用形象描绘手法,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、亲人千里、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。以及旷达自适,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,极富哲理与人情。
《水调歌头》问世,当时以及后世历代名人贤达对此褒奖甚高。譬如,胡仔《渔隐丛话后集》卷三十九:中秋词,自东坡《水调歌头》一出,余词俱废;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:东坡之《水调歌头》,则伫兴之作,格高千古,不能以常调论也……,等等,不一而足。
癸卯2023年中秋前夕,又恰逢盛世国庆、中秋佳节,我们编辑部邀请了陈铸,沈铁君,马涛,于兴华和聂玉敬5位书法家书写了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。今天,让我们与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起,从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的角度再次鉴赏这首千古名词大作,可谓别有洞天,欣欣然超尘离梦,另有一番感慨在心头,悠悠千载,昂首天外,大音希声,余音绕梁。